蒙特卡洛马戏节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顶级舞台,中国国际马戏节在短短数年发展后已迅速成为东方的顶级马戏平台。两者的结合可谓是“双雄交锋”,共同将世界马戏表演推向顶峰。
第六届中国国际马戏节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蒙特卡洛元素?请随记者一同解密一番。
“蒙特卡洛”在珠海大放异彩
在为期8天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马戏节里,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的“蒙特”元素无所不在,与中国国际马戏节共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马戏高潮。
其中,由10位年均45岁乐手组成的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老乐队,是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中最知名的代表符号,也是贯穿43年的“铁打”表演环节。熟悉的乐声响起,不用言词就能得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的到来。而这段激情高昂的乐曲,更穿插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马戏节的每一场表演当中。
记者了解到,这支经验丰富的乐队名为Clowns En Folie,由20位法国本土乐手组成,成立于1967年,目前年纪最大的一名乐手已有62岁。该乐队穿着着特制的充满意大利喜剧风格的华丽服饰,妆容分为“白脸”和“红鼻”两种小丑打扮,是一支集诙谐和音乐于一身的独特乐队。据悉,乐手Loretta是乐队中的唯一女乐手,也是法国敢于以小丑装扮示人的三大女乐手之一。
明斯克舞蹈是每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中的红牌暖场舞蹈。今年他们热辣带感的舞姿来到了第六届中国国际马戏节的现场,向中国观众传达了欢乐的气氛。据了解,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首都,白俄罗斯民族善舞,其民间舞蹈代代相传,成为了当地人们生活的一部分,让世人着迷。
开幕式上,在欢快的明斯克舞蹈伴随下,《突破——抖杠》、《男女对手》、《芭蕾对手顶——东方天鹅》、《俄罗斯大跳板》依次登场,最后共同展示,形成了由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为中国观众呈现的8分钟“国际范”演出,让人留下深刻印象。其中,节目《男女对手》的一位表演者就是来自摩纳哥,高难度的蒙眼表演也使该节目荣获2018年蒙特卡洛马戏节铜小丑奖。
值得关注的是,摩纳哥公国公主斯蒂芬妮·玛丽·伊丽莎白·格里马尔迪(Stéphanie Marie Elisabeth Grimaldi)即将在11月23日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马戏节闭幕式中莅临现场,在珠海见证长隆集团与蒙特卡洛马戏节的进一步合作,也代表着中国与摩纳哥的文化合作与交流在进一步加深。
每一颗都是耀眼的星
创办于1974年的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是世界公认的顶级马戏舞台,“金小丑奖”作为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的最高奖,有着“马戏奥斯卡奖”的美誉。这是每个马戏杂技演员毕生追求的目标,展现着全球马戏杂技的最高水平。
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马戏节中,来自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《芭蕾对手顶——东方天鹅》、上海杂技团的《突破—抖杠》、俄罗斯的《大跳板》三个节目曾获蒙特卡洛马戏节金奖,澳大利亚和美国的《男女吊子抛接》曾获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银奖,摩纳哥和爱尔兰的《男女对手》曾获2018年蒙特卡洛马戏节铜小丑奖。这些享誉全球的得奖作品,在本届中国国际马戏节中大放异彩,也体现出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的重量加盟。
观众也许不知道,开幕式上,由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呈现的8分钟“国际范”演出是多么的有分量。首先,在优雅的音乐声中,女演员在男演员的背上、双肩、手掌和头顶上轻灵地跳着芭蕾舞,将芭蕾这一西方的高雅艺术糅进中国的传统杂技里,杂技变得优雅浪漫,芭蕾变得惊险刺激,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