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播两个月,霸占热搜榜多次的《演员请就位2》落下帷幕。
“年度最佳演员”由胡杏儿夺得,实至名归。
而这个节目的最大赢家还得是——
郭敬明。
01 演员郭敬明请就位
《演员请就位2》这个节目,虽然带着“演员”俩字,但观众丝毫不在乎四十个演员的表演。
因为比起和和气气的演员们,还是四位导师中路开团,互相diss来得过瘾。
而四位导师中,吸引最多目光,带起最多话题,贡献最多流量的自然是身兼导演和编剧的郭敬明。
“存在即合理”,被他玩出了新花样;
多次和其他三位导师唱反调,把S卡给了毫无表演经验的何昶希。
要捧自家人的行为简直不能太明显。
一番诡辩让心直口快的李诚儒直接说出“我不喜欢翻手为雨覆手为云”的话。
本以为李诚儒走了后,没有了说真话的人,这个节目就玩不出什么新鲜的了。
事实证明我还是低估了节目组,低估了郭敬明。
郭敬明diss尔冬升的节目,尔冬升大发雷霆,直接把郭敬明撕哭,成为了内地综艺不可逾越的一个名场面。
有人说,郭敬明太冤了。
事实呢?
是郭敬明不讲武德。
录制前几个导演已经达成一致,互相给个面子,点到为止就好了。
谁知开始录的时候,郭敬明临时反水,化身意大利炮,向尔冬升开火。
只是尔冬升不是软柿子,根本不给他捏的机会。
一句“你学的是什么体系”当场KO了郭敬明。
尔冬升说完转身离开,郭敬明有话说不出来。
接着小四开始酝酿感情,哭得梨花带雨。
港真,作为演员,郭敬明都要比何昶希合格。
因为何昶希连哭都哭不出来。
拥有郭敬明的《演员请就位》根本不缺流量。
他凭一己之力霸占热搜。
是什么原因让他顶着被群嘲也要努力装出强势博学的样子?
这自然是离不开那条永恒不变的真理:
没有人跟钱过不去。
作为导演的郭敬明,《演员请就位2》结束后,自己导演(或者)监制的电影即将陆续上映。
因此,整个节目就成了他宣传自家作品的舞台。
一切以流量为导向,一切以话题为目标。
只有前期疯狂地收割流量,才有可能把流量转化为票房。
郭敬明可谓用心良苦。
02 郭敬明是什么体系?商人的体系
《小时代》系列票房大卖,给了郭敬明充足的信心。
于是《爵迹》系列成为了他下一个野心之作。
阵容方面比《小时代》还要豪华。
杨幂、郭采洁、吴亦凡、陈伟霆、陈学冬、易烊千玺、王源、王俊……
里边每一位演员如今单拿出来都能扛起一部电影。
耗资1.5亿,连拍两部。
第一部上映后口碑扑街,大大出乎郭敬明的意料。
导致郭敬明在见面会上哭泣:
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,所以什么都是错的?是不是只有我死了,你们才不会骂《爵迹》?
不得不说,郭敬明真的是营销大师。
他这一哭,大家更想看看《爵迹》有多烂了。
最终《爵迹》票房进账3.8亿。
只要第二部上映,回本那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谁也没曾想其中一位主演摊上事。
《爵迹2》被无限期延后,但一直压在手里也不是办法。
郭敬明在综艺节目上收获一波关注后,《爵迹2》就没有一点点防备地上线某视频平台。
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。
大概郭敬明也想摆脱《爵迹》的影响,电影名称改成了《冷血狂宴》。
随后他发文称“要卖房拍《爵迹3》”的说法也上了热搜。
这一套营销组合拳下来,《冷血狂宴》顶着4.0评分,累计播放量超5400万。
按照最少12元购买估算,票房已经超过6亿。
基本上已经回本了。
卖房拍《爵迹3》?
大可不必。
按照这种架势,拍完《爵迹3》没准还能再买一套房子呢。
同一天,由他监制,落落执导的电影《如果声音不记得》上映。
评分4.2,三天票房1.5亿,成为了新片里的票房冠军。
不是说疼痛青春文学已经过时了吗?
郭敬明一边被骂,一边有人为他贡献票房。
疼痛青春文学或许过时,但可以和当下热点结合,不就有话题了吗。
《悲伤逆流成河》,被郭敬明定义为“国内第一部反映校园霸凌”的电影。
这一次《如果声音不记得》把相同的套路再来一遍。
只是把“校园霸凌”换成了“抑郁症”。
电影的野心,是“挖掘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”。
但电影真的有一点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吗?
并没有。
这只是一个让女主更有热度的人设罢了。
李诚儒曾经说过:
不能用廉价的笔触,来引起广泛的共鸣。
郭敬明和王晶有一点很像的地方是:
两人都把电影看作一门生意。
是生意,那赚钱就是第一位。
两人的脑海里都有精准的用户画像。
郭敬明非常清楚他的电影是拍给谁看的。
只要这部分人还是他的粉丝,他的电影自然就还会有人买单。
《冷血狂宴》《如果声音不记得》只是前戏,真正的横菜是圣诞节上映的《晴雅集》。
这是郭敬明首次拍别人写的作品。
从预告片看,依然是郭敬明式的华丽画风,肉眼可见的不差钱。
阵容也是郭敬明一贯的“流量至上”原则。
邓伦、赵又廷与王子文,演技流量皆有保障。
原著《阴阳师》作为日本知名奇幻小说,认知度就摆在那。
现在就看郭敬明的改编功力了。
郭敬明战略性放弃《爵迹2》,用换来的关注度为《晴雅集》输送流量。
作为导演的郭敬明,这一次能凭《晴雅集》翻身吗?
03 我含泪发誓各位,必须看到我
郭敬明在综艺上表演得越强势,越能证明他的自卑。
他出生在一个并不算富裕的家庭。
他形容他的母校上海大学是“一所变态的学校”。
为什么?
因为同学都太有钱了,他们永远用最新款的手机。
对郭敬明来说是奢侈品的东西,对他们而言只是日用品。
由于身高的问题,郭敬明经常遭受别人的嘲讽。
他就像《浮夸》里唱的:
我含泪发誓各位,必须看到我。
于是在大学期间他拼命写小说赚钱。
《幻城》《左手倒影右手》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……
他一跃成为了作家里的“千万富翁”。
办杂志,开公司。
他有钱了,他不再穷了。
他可以一口气买下上海静安区三套别墅,室内装修极尽奢华之能事。
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生活,郭敬明如愿过上了。
但他还是不甘心,他要得到别人的认同。
所以他要跨界当导演,拍电影。
《小时代》系列,从票房成绩上来说,无疑是成功的。
但依然还只是个粉丝电影。
入不了主流观众的眼。
《霸王别姬》的编剧芦苇评价郭敬明拍的电影是“给三线城市的女性看的”。
为什么尔冬升一句话就能把郭敬明怼哭?
因为他心虚。
自己的电影作品在其他三位导演面前,只能算小学生作文。
所以他只能用哭来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受委屈的孩子。
他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。
他很想拥抱电影圈,得到圈内大佬的尊重。
或许是这一次他不再选择执导改编自己写的作品的原因。
但要想赢得好口碑,必须靠影片质量说话。
在这方面,郭敬明的逐梦演艺圈之旅才真正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