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台词 > 高票房的背后,为何少时代经典

高票房的背后,为何少时代经典

更新: 2020-12-07 09:23来源: 网络整理浏览次数:

  高票房的背后,为何少时代经典

高票房的背后,为何少时代经典

  主讲嘉宾 尹鸿

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

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

  精彩观点

  时代的经典作品很多,中外都有,它不仅能够看到社会的变迁,更重要的是能看到梦想,能看到人的期望,这也是电影一百多年来激励人们,能够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。

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的电影当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传达,我们现在的电影表现富强、爱国很充分,但是还有很多主题在影视作品当中没有传达,而这些恰恰可能是容易引起共鸣的主题,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完全还是内需性电影,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主流影响。所以,中国电影离世界电影强国还有非常远的距离。

 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节点上,回望40年来的经典影像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,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在人文清华讲坛,发表名为《电影,配得上这个时代吗?》的主题演讲、尹鸿教授说:“中国电影,配得上这个时代吗?这个问题说的是什么呢?一个是能够表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变迁吗?第二,能够表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力量吗?第三,能够表现出我们共同的情感共鸣吗?我们这些年高票房的电影很多,但是真正能够在心理上打动大家,让大家觉得代表我们时代呼声的电影还是非常稀缺。”

  电影是大时代的一面镜子

  其实今天我们这个主题是电影与时代的关系,大家知道,我们看电影有各种各样的需求,我们经常把某一类电影叫做爆米花电影,其实30年代中国就有人说过,电影是“眼睛的冰激凌”,是“心灵的沙发椅”。

  电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,从电影当中能看到不同的时代、不同的人、不同的笑容、不同的社会形态、不同的自然形态。在电影院里对于我来讲非常重要的兴趣,就在于从影片的一幅标语、一个道具、一个楼梯的形状、一个街道的状态,甚至每张不同脸上的笑容,感受到一个时代。如果说电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的话,也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,其实大家知道历史也是时代的镜子,但是电影是关于大时代人的一面镜子。所以,我认为电影跟一般的历史不一样,如果说时代无情的话电影是有情的,电影是用情感的方式来描述不同的时代、不同的人、不同的期望、不同的梦想。

  能够记载这些不同时代的作品,是时代的经典。时代的经典作品很多,中外都有,它不仅能够看到社会的变迁,更重要的是能看到梦想,能看到人的期望,这也是电影一百多年来激励人们,能够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。时代是无情的,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间正道是沧桑,但是电影是有情的,它关心的不仅仅是达官贵人,也关心普通人的遭遇,大家从电影里能看到伟人,也能看到像贾樟柯电影里的小人物,从《小武》到他现在正在戛纳竞争奖项的新电影,大家都能看到很多普通人的梦想和挣扎,当然也会带上我们对这些人物的情感,所以电影是时代一面有情的镜子。

  今天处在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时代,中国的电影一定程度上是世界的奇迹,中国现在是全球坐二望一的电影市场,2017年,美国还是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,有110亿美金的年度票房,但是中国去年票房超过了80亿美金,接近600亿人民币,远远超过排在后面的日本等国家。

  有些电影在精神上是贫血的

  2002年,全中国的电影市场,进口电影和国产电影的票房加在一起不足10亿人民币,现在一个中等规模的单片就能超过10亿票房,去年全年票房已经接近600亿;那时候只有一两千块银幕在运行,现在已经有五万多块银幕在运行,所以这种改革对中国电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之后中国出现了许许多多商业电影,不断创造新的票房记录,比如《英雄》,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大制作电影;《泰》,创造暑期票房新纪录;还有《捉妖记》,再到票房近60亿的《战狼2》,它创造的记录现在无人超越。这些电影发生了新的改变,更多的是面向市场、面向资本。

  在出现了一部分优秀作品的同时,我们也开始对一部分作品表现不满,这些不满我归纳为集中出现三个问题:

  第一个问题,现实缺席。中国的新闻比中国的电影要好看。

  第二,时代是架空的。虽然有些电影看起来是现实题材,但是它们都是隔断了时代变迁的卿卿我我的爱情故事,一些拳头、枕头加噱头的商业戏剧,几乎看不到这个时代巨大的社会发展的张力,我们也看不到这个时代真正的质感。

广告位: 260PX-250PX

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发展历程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